临近开学,暑期本就忙碌的儿童眼科再迎小高峰。8月下旬,北京东区儿童医院小儿眼科日均门诊量比平日几近翻倍。记者了解到,除了集中在暑期进行定期复诊的儿童之外,不少家长反映:“过了一个暑假,孩子的视力怎么突然下降了?”据北京东区儿童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张永强博士介绍,眼科门诊接诊中发现,一个假期结束,孩子近视度数涨上百度,这样的例子近两年越来越多。
此外,综合近几年的眼科门诊数据,张永强总结了家长的十大用眼误区,这十大误区包括:孩子上小学了才关注眼健康;祖孙三代都不近视,孩子肯定不会近视;预防近视就是让孩子少看手机、ipad和电视;进行户外运动一定可以达到预防近视的效果;社区学校都检查了,孩子视力1.0肯定不近视;抗拒散瞳,散瞳伤眼睛;相信市面上的治愈近视的神器;戴上眼镜度数会加深、戴眼镜会导致眼球变形、配镜度数低点更好、双眼最好度数一样;戴了眼镜就“万事大吉”;近视不是病,长大后可以做手术来治愈。
度数猛涨 近距离用眼才是“元凶”
暑期本来没有平时繁重的课业,本应“给眼睛放个长假”,结果孩子的视力怎么还会下降明显呢?对于家长的疑惑,张永强表示,主要原因可能与暑期虽然孩子放假了,但家长都在忙于工作,无暇照顾孩子,结果暑期孩子的户外活动反而可能比平时上学还少,而每天宅在家里时间更多,甚至每天从早到晚电子产品不离手,近距离用眼时间更长。而真正导致近视和近视度数增长的原因正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。
张永强介绍,看手机、iPad等电子产品明显属于近距离用眼,除此之外,看书、写作业、绘画、书法、钢琴,甚至拼乐高积木等课外兴趣都属于近距离用眼。
而预防近视的关键,是要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活动的时间,劳逸结合,一次近距离用眼时间不要过长,最好不超过30分钟。近距离用眼每半小时放松十分钟,远眺、闭目、眼保健操都可以,帮助眼睛休息放松。
值得关注的是,增加有阳光的户外运动可使儿童近视率下降30%-40%。 白天有阳光的时候,在自然光线照射下,人体会产生多巴胺,而这种物质可以抑制眼轴增长,从而抑制近视度数增长。张永强建议,孩子应该保证每天两小时,或者每周累计10小时以上,有阳光照射的户外活动,而这个活动并不需要多大的运动量。
区分真假性近视需医疗机构散瞳验光
不少家长存在一个误区,认为孩子眼球发育尚未完成,视力下降可能是假性近视,如果过早佩戴眼镜反而失去了自然矫正的机会。对于,张永强强调,区分真假性近视的唯一方法是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医学散瞳验光,在睫状肌放松的情况下检查眼睛的屈光度。
所谓屈光度,就是近视、远视和散光的情况。视力1.0不等于正常。“视力是一个重要参考依据,但并不是绝对,我们还应该结合孩子的年龄、屈光度数、眼轴长度等数据进行综合判断,才能给孩子一个更为准确的视力评判结果。”张永强表示,孩子的肌肉调节能力很强,看近处的时候,睫状肌收缩,看远处的时候,睫状肌放松。因此,经过滴眼液散瞳,使睫状肌完全放松,验出来的才是真实的屈光状态。如果是假性近视,孩子紧张的肌肉放松了,可能之前的“小近视”就不存在了,之前的度数回复到零。甚至有的孩子散瞳后变成了“小远视”,这种假性近视是由早期的肌肉痉挛引起的。
需要注意的是,大多数孩子经过散瞳之后还是近视的状态,只不过散瞳前度数高一些,散瞳后度数低一些。散瞳之后核验出来的就是真性近视的成分。
需要明确的是,真性近视是不可逆的,目前没有医疗手段能够治疗 。并且近视每年或多或少都会增加,需要科学的手段来控制其增长速度。
普通框架眼镜并不能很好控制近视发展
据介绍,能够有效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的方法中,国内外公认的排在首位的方法是使用0.01%的阿托品滴眼液,但目前中国大陆还没有该药品销售。排在第二位的是角膜塑形镜,也就是OK镜。它是一种特殊的隐形眼镜,晚上睡觉时佩戴,早晨起床摘掉,通过暂时性的改变角膜曲率,使得裸眼视力达到基本正常的状态。
近视的原因是眼轴变长后,光线进入眼的焦点落在眼底的前方,所以视物模糊;戴眼镜矫正近视的原理是,凹透镜使得焦点后移到了眼底黄斑的位置,使得视物重新变得清晰。
普通框架眼镜并不能控制近视的增长。张永强解释道,因为眼球是有弧度的,虽然戴镜之后眼底黄斑部位对焦清楚,但周边的图像落在了眼底后方,大脑还是会想要寻找清晰图像,容易促进眼轴向后向长长。因此,单纯戴框架眼镜对眼轴增长、控制近视发展并没有很好作用。OK镜的“近视离焦原理”,不仅使中央区的图像成像在眼底上,周边的图像也能落在眼底前方,这种“近视离焦”除了OK镜,目前市面上一些同样依据“离焦原理”的框架眼镜也可以起到控制近视增长的作用。
不迷信网红产品 建档定期检查才是王道
随着开学季的到来,不少“防近视神器”成为网红产品,比如声光提醒用眼距离的写字姿势仪器、台灯,调节远近用眼距离的乒乓球训练器等。这些产品是否真的有效?张永强认为,这些产品的原理都是帮助孩子保持正确坐姿和合适的用眼距离,以及锻炼睫状肌的收缩与放松。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。但家长不可迷信此类产品来“治疗”近视,一旦发现孩子视力异常,去医疗机构进行医学散瞳验光,佩戴眼镜后定期复诊,才是最基本的近视防控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