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费者吴先生平时爱喝粥吃面,觉得快餐店里的大碗用起来特别爽,他也从网上买了一个外黑里红的大仿瓷碗。直径15厘米的碗,只花了三四块钱。但没过两天,他就发现这碗好像有点不对劲了,“大米粥盛到碗里没一会儿,竟然开始变成了粉红色。”吴先生心里打起了鼓,不敢再用。
不少人家里都有这种看起来像瓷器的餐具。这种碗便宜、耐摔、不沾油,很多婴幼儿餐具也是用这种不怕摔又轻便的材质做的。这种仿瓷餐具又称密胺塑料餐具,是由三聚氰胺和甲醛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缩聚反应,然后加入纸浆、颜料等制成。因为轻便、美观、耐用,被广泛用于快餐店、食堂以及儿童婴幼儿用品中。
日前,江苏省质监局发布的抽检报告显示,有近3成的仿瓷餐具被检出耐污染性不达标,而且,颜色鲜艳的仿瓷餐具还被检出含有重金属铅。据介绍,此次共抽查了100批次样品,结果显示,合格75批次,合格率75%,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产品的耐污染性指标不合格。
颜色鲜艳重金属迁移量更高
一些针对儿童或婴幼儿的密胺餐具,不仅被设计成各种造型,还会在里层涂上如米老鼠、喜羊羊等可爱的卡通图案,图案各异、色彩鲜艳。实验人员用4%乙酸对19批次内部有鲜艳图案和19批次内部没有图案的样品分别浸泡2小时和4小时,结果发现,有鲜艳图案的19批次样品中,有14批次检测出含有重金属铅,迁移量区间相对于无鲜艳图案的样品,明显高出很多。而且,浸泡时间越长,铅的迁移量越大。重金属铅一旦进入人体,不易被人体排出,会有累积作用,当铅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,会影响儿童智力正常发育。
用钢丝球洗刷易导致甲醛迁移
如果长期使用钢丝球清洗密胺餐具,会破坏餐具外表面的光泽度,餐具逐渐磨损,留下许多划痕,由于密胺餐具材质关系,使用过程中会迁移出甲醛及三聚氰胺。监测结果显示,清洗方法不同,密胺餐具在反复使用后的危险系数相差很大。如果用常规方法清洗十次,所有样品迁移出的甲醛及三聚氰胺的量均在国家标准限定范围内。但是,如果是用钢丝球反复擦洗十次,甲醛迁移量会升高一倍左右。
长时间高温有害物增多
密胺餐具的正常使用温度范围为0℃到120℃,超过使用温度加热密胺餐具,如在200℃的热油下放置10分钟,产品会开始鼓泡,部分密胺树脂会分解,产生较多的甲醛及三聚氰胺。检测人员选取了部分样品在100℃下加热4个小时,发现有多个样品甲醛迁移量大于国家标准限定值,三聚氰胺的迁移量则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。(张峥)
选购仿瓷餐具注意以下几点:
1.餐具上标有“MF”,同时有“QS”标志,可以作为餐具使用。
2.如果标有“UF”,则只能用于非食品类物品的盛放或需剥皮食用食品(如橘子、香蕉)的盛放,不能盛放直接入口的食品。
3.没有任何标志的仿瓷制品,建议消费者不要购买。
4.在正规超市和商场里面购买餐具,不要贪便宜买地摊货。
5.在选购餐具时,要看餐具是否有变形等现象;
6.儿童不要使用颜色鲜艳的仿瓷餐具,特别是里侧印花的,应尽量挑选浅颜色的仿瓷餐具。